医生这个行业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医生是一个自带光环的行业
是患者的康复守护者,也是患者的情绪宣泄口
是一个高尚的职业,
同时也是一群卑微的群体
社会对医生这个职业有感激,
同时也有诸多误会和不理解
“但是,选择了这个行业就不后悔”
不后悔,是大部分医生心照不宣的信念
在钟祥中医院有这样一个科室入住的很多病人都曾经历生死边缘疾病对身体的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可这个科室的医护人员每天却都在“逆行”他们修复疾病带来的重重功能障碍陪伴患者走向康复——这就是中医院康复科 夏晗——医生-康复治疗师,我们一起来看看
他的一天是什么样子的吧!
主人翁:夏晗
职业:医生-康复治疗师
工作年限:12年
上午7:45~8:30
每天坚持,给自己一些思考
夏医生的上班时间是8:00,每天坚持7点半到办公室,提前计划梳理今天一整天要做的工作。夏医生说,自从来到中医院,每天如此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每天的8:15晨会是必不可少的,等到晨会时间快到时,医生和护士们已经早早地等待着晨会的开始,20分钟全都是站着的。
在听取完医生和护士一天的工作汇报和交接班情况后,夏医生会一一的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安排,然后还是不忘再一次的强调:“对待病人,我们不要表现出不耐烦,也不要将个人情绪带进工作中,我们所接待的病人大多本来都需要耐心的引导和服务,治疗才会愿意配合我们,才能尽早的帮助患者康复”。
上午8:30~9:30
每一句鼓励,带给病人的是十分期望
晨会结束,夏医生就开始查房工作,每走到一个病床上都会询问一句“今天,感觉怎么样?”或者会让主治医师介绍一下病人现在的基本状况,然后时不时会叮嘱医生要注意观察病人康复情况,查看治疗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等夏医生离开,我特地采访了这位大叔,“你不知道,三天前我在家里务农突然颈椎病犯了疼的简直难以忍受, 到罗集一家私人医院给我治了四天越来越狠了,现在头都不能动。心想还不如死了算了”,躺在病床上的大叔很激动的说。如果不是夏医生及时的扎针,我的疼痛恐怕不会缓解的这么快!大叔用一口地道弯弯音继续说:我当时疼的趴在床上起不来,夏医生过来让我趴着别动,放松!两根银针一扎下去,就感受到了酸麻胀,咦!神奇滴狠,疼立刻稍微缓解了能够站起来了。 “我和老伴商量了,等过两天好了,就给夏医生送锦旗!”哈哈哈,被大叔的可爱逗乐了。
这位患者从随州慕名而来,十分信任夏医生,夏医生带着主治医师细心的向病人了解目前的情况,对于病人的康复治疗不仅仅是身体的康复,心理的康复也很重要,夏医生会非常温和的鼓励病人完成每一个动作,并及时的给予纠正和鼓励夸奖,给病人信心。
查完病房就要检查所有医生手里的出院病历,对于交上来的病历本会一一的细细翻阅,有因为忙碌而未签字的就会整理放在一边,再一一的递交到医生的手中督促他们签好字,或是有书写质量问题的改正之后再归档。
夏医生亲自下楼将病历交给一楼康复门诊的医生,边等待医生签字边简单的询问今天的病人情况。
然后巡视了一下所有的康复功能区,病人看见夏医生都会高兴的喊一声“夏医生,来啦”,夏医生都会一一点头回应,并逐一询问一下今天的康复进度。
说句实话,如果不是因为采访夏医生,我的理解层面仅存在于街面上的按摩、针灸、推拿店。从未想过,因为中风、神经疼痛、脑内外伤、神经损伤而导致的一切身体功能性障碍的康复在这里会有这么多的医生和医疗器械以及中医理疗法帮助你康复。
这位小伙子因为脑外部受伤导致脑部神经损伤,失去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在这些耐心而又细心的医生精心康复指导下,目前能够站立和简单的语言交流了。对于夏医生来说,每天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看见病人逐渐康复的状态。
上午9:30~11:30
病人的信任,源自于医生的专业
看着满墙的锦旗,“夏晗”名字出现的频率很高。
当我发出感叹时,夏医生说他的这墙上的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他柜子里一直收着一面锦旗,这面锦旗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这面锦旗是一位中风瘫痪的病人送的,在夏医生的治疗下,这位病人从卧床到站立,再到能独立行走,直至生活自理。感激之下送给夏医生这面锦旗,夏医生说之所以要收在柜子里,是因为这锦旗上的一句话“一专多能,康复圣手”,这是他对自己的理想目标,希望这句话能不断的鞭策自己真的有一天能成为“康复圣手”,去影响更多的医生,去帮助更多的病人得到康复。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在线钟祥观点和立场,因发表不实信息而造成后果的,本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请各位网友们理性发言!未经在线钟祥授权,禁止转载!
展开